辽宁男篮靠卖球员盈利引热议:俱乐部经营策略背后的隐忧与思考
近日,辽宁男篮频频出售主力球员的消息在体育圈引发广泛讨论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近两年俱乐部通过转会交易已获利超过5000万元,这种"卖血求生"的经营模式让球迷们既心疼又无奈。
▍球员超市开张?辽宁队转会名单惊人
- 2022年将潜力新星张镇麟以1800万转会费卖给上海久事
- 2023赛季前把国家队后卫赵继伟交易至北京首钢,创下2500万天价
- 近期又传出主力中锋韩德君可能南下加盟广东宏远
记者走访沈阳训练基地时发现,原本热闹的更衣室现在冷清了许多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年轻球员坦言:"每天训练都在猜下一个会是谁离开,这种氛围对备战新赛季很不利。"
转会球员 | 去向 | 转会费(万元) | 效力年限 |
---|---|---|---|
张镇麟 | 上海久事 | 1800 | 3年 |
赵继伟 | 北京首钢 | 2500 | 5年 |
体育经济学家王教授分析指出:"这种模式短期能缓解资金压力,但长期会破坏青训体系。当年轻球员看到俱乐部留不住人,谁还愿意扎根辽宁?"值得注意的是,在最新公布的CBA财报中,辽宁队是少数几家实现盈利的俱乐部,但联赛排名已从冠军滑落至季后赛边缘。
"我们理解球迷的感情,但职业体育需要健康运营。"辽宁俱乐部总经理李洪庆在采访中强调,"所有转会都经过严谨评估,所得资金将用于梯队建设和场馆改造。"
随着新赛季临近,这支曾经创造"辽篮精神"的劲旅正站在十字路口。究竟是继续当"球员加工厂",还是重建冠军阵容?这个问题牵动着无数东北球迷的心。
2025-06-08 11:08:56